阳光私募激辩风格转换
阳光私募激辩风格转换
阳光私募激辩风格转换 更新时间:2010-12-20 8:23:06 罗伟广和李振宁抛出了鲜明的观点,前者相当看好中小盘股,同时认为今年"沉默的大多数"非常值得关注;而或者则认为金融地产股最值得投资。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阳光私募基金峰会上,多位私募界风云人物,包括罗伟广、石波、何震、李振宁等,均表达了对于市场的看法,看好后市者居多。其中罗伟广相当看好中小盘股,同时认为今年"沉默的大多数"非常值得关注,而李振宁则认为金融地产股最值得投资。 罗伟广:关注"沉默的大多数" 去年的阳光私募业绩冠军---新价值的罗伟广,在会上高调表示,"未来七八年都将是A股的好日子"。 他说:"我认为2009年基本上是押仓位,很多股票都有很高的收益,今年基本上是押风格,撇开大盘,只要押对了风格今年收益就会比较好。上半年的防御型股、医药股,下半年的有色、煤炭股,到近期的高铁股,基本上是一个风格一个板块地起来,板块个股都抱成一块。明年我认为是押个股的时候。" 罗伟广认为,目前中国处于很好的历史周期。 他说:"2008年的金融危机成全了中国的崛起。现在印度的通胀率到了10%,巴西和俄罗斯也有7%,他们也是通胀,也是加息,但股市仍然是牛市,而我们却是熊市。美国、日本、欧洲也是牛市。中国经济很好,通胀率没有其他国家高,也一样印钞票,但中国股市恰恰是熊市。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,中国的投资者可能被过去10年跌怕了,对很多问题倾向于往悲观的方面理解。" 就市场特征而言,罗伟广认为结构性行情至少将持续5年,机会主要存在于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。 他表示:"股市有风格轮换的周期问题。1996至2001年,中国经济没有新的增长点,虽有宽松的货币政策,但实业没有很多机会。那几年钱比较多,市场主要炒小盘科技股。这个过程完全是资金推动的。" "2003~2007年,因为加入世贸,中国的经济起来了,房地产市场热起来,这两个因素催生了五朵金花行情,五朵金花正是价值投资的代表。" "而从2009年开始,市场潮流和资金偏好又回到1996~2001年的小盘股。我认为这次和2006年一样,会一条道走到黑,直到泡沫大到不能容纳了,或者美国大幅加息,全球资金回流到美国,这个周期才会结束。 同时,罗伟广认为,过去一年中一直横盘的很多个股可能是明年的投资首选。今年四季度的投资策略是"布局沉默的大多数"。 李振宁:金融地产股最值得买 与罗伟广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振宁。作为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,李振宁是今年业绩表现突出的4只阳光私募基金---深国投·睿信1~4期的掌舵人。 李振宁相当看好金融地产股,"金融、地产股价值被低估了。金融股中的银行股目前市盈率只有8到10倍。地产股今年业绩很好,明年的业绩由于大量收回来的钱也都完成了。我觉得,市场过高地估计了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压力。实际上政府希望其慢涨、稳定,并不希望暴跌。" "买房子和买车是中国城市居民最大的消费,如果把这两个都否定了,你就看不到未来经济的增长了。我们片面地把金融业当作周期性的。你说证券业是周期性的,它确实是和股市波动相关。保险因为有理财业务,所以和股市周期也是吻合的。但银行并不与这些周期有关。在现实中,银行业是垄断的,这几年几乎都在直线增长。如果说明年银行业不增长,这是不符合实际的。 "今年大银行全部增资扩股了。现在买银行股,股息率很多达到4%到5%,而存在银行一年的利率才2.5%。很多人说可能会加息,但加息对银行其实没有影响,非对称加息也不会非对称多少。就算有影响,也很有限,因为银行是最有转嫁能力的。 "我相信创业板、中小板都有非常好的优势,不过问题是,现在是基金说了算,明年就是原始股东说了算。我相信明年风格转换是必然的。" 关于推动银行股上涨的资金是否充裕,李振宁认为不足为虑,"大盘股真实的流通盘并不大。很多银行股现在一天才成交两三亿元,那是因为没有资金关注。在估值方面,香港银行股中的H股对A股的溢价已经超过20%到30%,而研究机构还在推荐,认为还有潜力。